“浦东私募大佬邱模杰亲授牛股,内幕消息稳赚不赔!” 近期,这类诱惑性宣传在股票交流群、短视频平台蔓延。家住浦东的股民张先生就险些中招:他刷到 “邱模杰团队” 直播荐股益配资,跟着买入的两只股票果然小幅上涨。在 “助理” 引导下,他下载了名为 “浦盈私募” 的专属 APP,投入 15 万元 “跟投主力资金”。可当他想提现时,APP 显示 “账户异常需缴 5 万保证金”,此时才发现直播已停播、客服失联 —— 所谓 “私募大佬” 竟是彻头彻尾的骗子。
这类骗局并非个例。据证监会四川监管局披露,2025 年以来假冒私募荐股案件激增 37%,涉案金额单案最高达 2000 万元,受害者多因轻信 “内部渠道”“高额回报” 而付出惨痛代价。
一、三重伪装:骗子如何 “克隆” 私募大佬?
1. 身份造假:盗用光环打造虚假人设
诈骗团伙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私募行业信息,将 “邱模杰” 包装成 “浦东十年私募操盘手”“年化收益 30% 以上” 的投资专家,伪造包含登记编号的 “基金业协会备案截图”“过往业绩交割单”。更隐蔽的是,他们还仿制正规私募官网,甚至盗用真实私募的办公场景视频,让投资者难辨真伪。正如辽宁证监局警示,这类伪造资质文件的手法,已成为假冒私募的标配套路。
展开剩余63%2. 信任围猎:“温水煮蛙” 式心理操控益配资
骗局往往分三步递进:首先在抖音、微信等平台免费荐股,用概率性上涨的股票建立信任,如无锡公安曝光的案例中,骗子先让受害者赚得小额收益,消解警惕;其次将投资者拉入 “内部群”,安排 “水军” 伪造盈利截图、分享 “赚钱经历”,制造群体效应;最后以 “名额有限”“错过再等一年” 等话术施压,催促尽快转账。
3. 平台陷阱:虚假 APP 里的数字游戏
这是骗局的核心环节。骗子以 “对接主力资金” 为由,要求投资者下载非官方 APP(如 “浦盈私募”“密枢云” 等),这些 APP 后台可随意修改数据。投资者看到的 “本金 + 盈利” 全是虚假数字,一旦投入大额资金,就会遭遇 “提现需缴税”“账户冻结” 等各种借口,直至被拉黑失联。
二、四步识别:教你戳穿私募骗局真面目
1. 查资质:官方渠道验明正身
正规私募管理人必有基金业协会登记编号(以 P 开头)益配资,投资者可登录协会官网,输入 “机构名称” 或 “人员姓名” 查询。若显示 “无相关信息”,或备案信息与宣传不符(如宣称做证券投资却备案为股权私募),必是骗局。证监会明确提醒,未取得许可的荐股行为均属非法。
2. 看门槛:合格投资者不是 “摆设”
私募投资有严格门槛: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 300 万元,且单只基金投资不低于 100 万元。若 “邱模杰团队” 这类机构声称 “1 万元即可参与”“无资产要求”,直接暴露其诈骗本质。
3. 辨账户:资金流向决定真伪
正规私募资金需存入第三方托管账户,绝不会要求转入私人账户或陌生公司账户。凡是让你 “扫码转账”“向某某账户汇款” 的,100% 是诈骗。
4. 弃幻想:“稳赚不赔” 是诈骗暗号
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明确禁止私募承诺保本保收益。四川证监局强调,任何宣称 “低风险高回报”“内幕消息” 的宣传,都是骗子的典型话术。
三、被骗后怎么办?维权止损四步走
立即报警:携带转账记录、聊天记录、虚假 APP 截图等证据,到户籍地或转账地派出所报案,同时向银行申请冻结对方账户;
平台举报:在骗子活跃的短视频、社交平台提交举报材料,协助平台封禁诈骗账号;
监管投诉:拨打证监会热线,或通过 “中国证监会” 官网举报非法荐股行为;
警惕二次诈骗:切勿相信 “帮你追回损失” 的第三方机构益配资,避免再次被骗。
发布于:河北省新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